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 >资讯>工业经济>正文

蚌埠“智造”挺起工业脊梁

全省第一台空气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从渔村古渡向现代城市的演变中,蚌埠不乏辉煌,期间创造的每个“第一”,几乎都与制造业息息相关。今天,当举足轻重的传统制造业即将享用完劳动力红利时,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开发新替代,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活力,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成为蚌埠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然之选。

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号召,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的新局面为背景,蚌埠制造,期待借势攀高。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5116”工程中,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及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被列入着力培育壮大的五大重点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鲜明、区域领先、gn*l的重点产业基地”,蚌埠制造,期待起跳摸高。

皖北“智造”

显露朝阳之势

2011年,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创造了“蚌埠速度”;从投料、涂胶、曝光,到切割、检测、包装,32道标准规范的工艺流程,让专程而来的客商为眼前上演的“蚌埠智造”大为惊叹。

2012年,占地300亩、总投资近5亿元的安瑞科大型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产业基地项目圆满完成第一联合厂房76000平方米的建设工程,达产后年产螺杆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1000台、大型工艺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3000台套的生产能力将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持续释放“蚌埠能量”。

2013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球形石英粉》,获得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树起高新技术领域的“蚌埠标杆”。

......

短短几年,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版图借势扩张,80余个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相续投产生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

从“制造”到“智造”,蚌埠先进制造业凭借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规模速度等方面显现出的优势,颠覆了人们对老工业基地的陈旧印象。

来自市发改委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科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57.4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5%;同比增长39.4%,列全省第5位,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9个百分点。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等占全市比重均超过25%。“离不开‘顶天立地’大企业的引领,也少不了‘铺天盖地’中小企业的聚集。”市经信委主任吴永彬对如何实现工业持续发力的表述,恰恰契合了我市当前企业主体加速聚集的现状。

市发改委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科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达124家。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台湾玻璃集团、香港新威集团、广西柳工集团、厦门永红集团等众多行业领军企业落户蚌埠;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粮生化公司、安徽丰原集团等一批年产值超20亿元的本土骨干企业得到培育壮大;扶持孵化了一批包括鑫源石英材料、力达压桩机公司、凯盛众普新光源在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s*位产业,率先崛起”———谈起蚌埠先进制造业,不得不提到省市共建的电子信息产业;评价蚌埠电子信息产业时,也总离不开这八个字。

以高新区、龙子湖区、怀远县为主阵地,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电科第41所、大富机电、德豪光电等龙头企业为强支撑,蚌埠电子信息产业呈现链群发展。逐步形成新型显示、LED、硅基功能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重点产业链、产品群,研发攻克MEMS传感器、数字测量仪器、电子超薄玻璃、浮法工艺生产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等多个关键核心技术,产出ITO导电膜玻璃、移动通讯射频器件、精密膜电阻器等一批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

制造基地

力争叫响全国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面向未来市场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聚发展要素,大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5116”工程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勾勒出的宏伟图景令人振奋,一张关于蚌埠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详细“路线图”随之展开。

力争千亿元产值———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类硅基功能材料、LED、集成电路、应用电子等领域,力争到2017年,投入600亿元,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中部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通用装备、专用装备、智能装备和关键功能部件等为重点,到2017年,力争投入200亿元,实现产值500亿元;

全国有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以生物医药、生物原料、生物燃料、生物饲料、生物肥料为重点的生物产业,到2017年,力争投入200亿元,实现产值400亿元;

全省有特色的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和新材料瞄准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辅料系统和碳纤维新型功能材料,到2017年,力争投入100亿元,实现产值200亿元。

“目标非常清楚,各项工作任务也非常明确,关键就在真抓实干,贵在执行。”市发改委主任黄静表示。

今年1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文件,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凭借产业基础、产业环境等方面优势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序列。

“蚌埠的硅基新材料产业一直在省内名列前茅,这次又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硅基’文章的决心。”今年年初,从全国两会归来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对记者说:“我在会上的议案就涉及到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硅基新材料建设等方面,这是蚌埠发展的潜能所在,也是蚌埠‘玻璃人’未来工作的重心。”

同电子信息产业一样,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迅速壮大、再写辉煌,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我市也先后成为全省工程机械基地、国家级滤清器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省级产业基地、省环保设备产业基地。

先进之路

高新科技引领

“制造业如果不先进,就可能重走粗放增长、结构雷同的老路,高新科技能够引领制造业走上‘先进’之路。”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东劲认为,科技创新是把握“先进”的关键,也是近年蚌埠制造业的发展经验。

2012年,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了第19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功入选,成为我市第二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不仅是为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和产学研合作寻找到了一个高规格的落脚点,‘国字号’的招牌对我市医药行业发展、产业进步都是有贡献的。”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汪洪湖表示。

国家生物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特种玻璃及晶硅制品检测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的建成运营,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蚌埠大学科技园一期、怀远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省级以上孵化器的成功建设,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引擎”。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发展脉搏强劲跳动。

大富科技、中航三鑫、德豪润达、广西柳工等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在蚌s*期项目建成投产,台玻集团、朗润集团、中纺油脂、中电电气等在蚌投资项目加速推进,一批手握行业“话语权”的重大项目落地,引起全市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2013年,蚌埠市新兴产业亿元以上续建项目36个、新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361.4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116.8亿元。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继成为全市s*家收入突破百亿的企业集团后,去年销售收入再次冲破百亿大关。两年两个百亿,开创了我市企业百亿收入的先河,印证了市委市政府注重引导扶持驻蚌院所的战略眼光。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端引领,除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的国家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外,中国电科第41所、兵器工业集团214所等先后创建依爱电子产业园、微机电核心器件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依托园区载体先后建成投产2.1万吨电熔氧化锆、650吨/天太阳能压延玻璃、2000套孵化养殖装备等多个产业化项目,驻蚌院所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标签: 蚌埠脊梁工业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